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黑焰》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
《黑焰》读后感这是一只狗的故事,这是一只藏獒的故事,这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故事……
一只母獒在与一只雪豹雪夜勇斗后去世了,留下了一只幼獒——格桑。格桑长大后,被主人卖掉了,于是他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后,又重新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北方草原…….
这本书为大家精彩介绍了藏獒这种神奇的动物,他的勇敢,他的坚强,他的忠诚时时打动着我。有些时候,我们遇到学习的难题,总是有为难情绪,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图,很快就能想出来,不用抄袭。有时,一些身处困难的人们,会对自己,对未来绝望,其实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条路可以让自己坚持走下去。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当我们的车行走在滇藏路上时,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看到有很多骑着单车去拉萨的挑战者。他们三五结伴,皮肤晒得黝黑,不管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不论山路颠簸还是悬崖陡峭都能看到他们的声影。每当这时,我们都会打开车窗,为他们加油鼓劲,他们只是对我们微微点点头,用坚毅的目光回敬我们的鼓励。相信等他们骑到拉萨的时候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高原的美景……
成功有时离你很近,只有一小步的距离,可是坚持却要你付出长久地努力,打破困扰,重新获得新的成功和胜利!
这是一本讲述一只藏獒的书,这是一本告诉你什么是坚强不屈的书,这是一本感受生命瑰丽绚烂的书……
我精心推荐
<<导盲犬小Q>><<藏獒>>《荒野的呼唤》《白牙》(美,杰克·伦敦)《白比姆黑耳朵》(苏联,特罗耶波利斯基)《灵犬莱莤》(美,埃里克·奈特),还有国内几个作家的一些书如下: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鬼狗》,杨志军的《藏獒》。另外,《狼图腾》可以作为对比(狼性与狗性),西顿的《熊王》可以作为参考(同是动物小说)。
好!先说后一本吧,这是一朋友推荐给我的某些书中的一本,他一共推荐了如下::《荒野的呼唤》、《白牙》(美,杰克·伦敦)、《白比姆黑耳朵》(苏联,特罗耶波利斯基)、《灵犬莱莤》(美,埃里克·奈特),还有国内几个作家的一些书如下: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鬼狗》,杨志军的《藏獒》。另外,《狼图腾》可以作为对比(狼性与狗性),西顿的《熊王》可以作为参考(同是动物小说)。说实话,前面几本国外的狗书就不看了,倒是在书店里最近特火的就是《藏獒》,不过那天在书店里翻了翻后,就对这位朋友发短消息说:太过血腥。朋友回答:虽有杀戮但更多是勇猛和忠诚。我又答:比较适合男人阅读。他又答:了解男人先从此开始。不过那天我还是没有买。终于又过了几星期,有次在光合作用书房等人,就想着顺便把这本书看完。结果等了看了一小部分后,不能割舍,等的人又到了,只好掏25元钱买了。回到家结结实实地把自己埋在沙发里看个够,看完后,那是一声长叹啊。棒!
2005年度十大畅销书
一、《藏獒》,杨志军著如果说《狼图腾》是2004年最为畅销的长篇小说,那么《藏獒》则是2005年阅读最痛快的长篇小说。在12月8日揭晓的第二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2005)最佳奖”中,贾平凹的《秦腔》获得“专家奖”,杨志军凭《藏獒》以绝对优势获得“读者奖”。说明了读者对《藏獒》的认同。
二、《秦腔》,贾平凹著这是贾平凹的长篇封山力作,《秦腔》之后,贾平凹宣布暂时不写长篇。批评家对《秦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秦腔》是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它厚重宏大,为乡土中国叙事的终结,构建了一个非常杰出的文本。
三、《兄弟》,余华著在199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之后,整整十年,余华没有新的长篇小说问世。所以,媒体通常把《兄弟》称作余华十年磨一剑的书。《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它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
四、《平原》,毕飞宇著在商业化炒作甚嚣尘上的文化氛围中,难得的是《平原》是一篇能让人废寝忘食的好看小说。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故事的场景还是农村,可毕飞宇不认为这是一本“农村题材”的作品。《平原》通过写一个从苏北平原王家庄走出来的小伙子对自我命运的征服历程,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在命运面前的无望感。
五、《空山》,阿来著《空山》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个相互关联却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随风飘散》展现了私生子格拉与他身份不明的、有些痴呆的母亲桑丹的屈辱生活,以及格拉含冤而死的经过;《天火》则将毗邻机村的森林中的一场罕见大火无情地展现给我们。业已出版的《空山》只是《空山》的第一部分。整部小说将长达六七十万字,展现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个叫机村的中国藏地乡村的心灵史长卷。
但也有读者因一时找不到它的主线,又将其与《尘埃落定》强加对比,于是得出后作不如前作的评价,甚至有人说《空山》不知所云。
六、《退步集》,陈丹青著“陈丹青出走清华”是2005年的一件大事,如果你看完了他写的《退步集》,你就知道他出走清华的原因所在。在文集中,作者两次引述了英国批评家约翰·伯格的同一段话(见《常识与记忆》与《山高水长》两篇):“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动的权力,远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理由——所有过去的艺术,都已成为一个政治的问题。”
七、《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J ·K·罗琳著
哈利·波特系列第6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7月16日在美国上市后,仅24小时就售出690万册,创下了美国新书销售的新纪录。新书平均每小时卖25万册,比世界上大部分书全部销售量还高。10月15日,中文版首印的80万册图书在全国同步销售。
八、《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著
由作家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书面世后,在各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面对众多红学家的口诛笔伐,11月中旬,《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问世。
九、《诛仙》,萧鼎著2005年,号称一个出版的奇幻年,《诛仙》是其中的代表作。《诛仙》从5月份出版到10月份,4个多月的时间,销售量已经超过了60万册。而在此之前,《魔戒》、《哈利·波特》从电影到小说作品,几乎是席卷了整个中国。
十、《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余世存著
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作者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很精到的看法,但他自己不说却是让历史人物来说,避免了庸俗的评点与阐释。本书一出版即登上人文学术类的畅销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