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品种的话是雪獒,因为它的毛是纯白的。
如果用藏獒专家的眼光来看公认最美的应该是魔王,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一只鬼脸獒王,传说世上仅剩两只。
传说住在银川的魔王有一次和十三只狼打斗,咬死了九只,还完好无损的离开了现场。
正如人的审美观点有所不同一般,对什么是真正的藏獒看法也有出入:
一种是比较传统和带着一点历史沿革观点认为,除了涯刻上绘的以外,有据可查的:
1、当属268年前清朝驻藏副都统费清进贡给乾隆皇帝的——苍猊,这是当年意大利人清皇室御用画师郞世宁以写实手法绘下来的,网上可查到;
2、如果觉得还不够的话,进入有照相技术的时代后,可以查一下藏獒老照片;
3、还可以结合马可波罗对那个年代藏獒的描述,结合以上图片、照片了解藏獒,那个时代交通不便、人的活动范围也小,也没现代这般炒作,或许更可信些。
?实际上藏獒研究者,熟悉藏蒌习性者,一看一听,真假、优劣立辨分明。
有过青藏线骑行或者自驾游的朋友可能对流浪狗不会陌生,只不过他们所见到的流浪狗,跟一般城镇里所看到的流浪狗又有些不一样。这是一群曾经炒到天价的藏獒,只是随着?藏獒热?消退之后,它们也就成了无主的流浪狗了。
20世纪80年代以前,藏獒还只是在牧民等小圈子里面流行,当时这种猛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当作看家护院,以及用来对付高原上的猛兽,保卫牛羊不受野兽袭击。
藏獒
藏獒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犬种,其体型巨大,毛发旺盛,性格凶悍,是一种烈性犬。由于其在牧民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浓厚的笔墨,被人们称之为?雪域神犬?。
曾经藏獒最火的时候,价格飙到极高,一只藏獒就能卖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在当时来说,一只藏獒一套房并不是夸张的事。那么藏獒又是如何从当初的备受追捧,成了而今被遗弃的对象呢?这一切,都要从90年代开始说起。
品相佳的藏獒
疯狂逐利,养狗致富由于藏獒自身特性的缘故,注定了它不适合国内大多数普通家庭饲养,所以一直以来它仅在牧民家庭及少数富贵人家中流传。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当时国内的藏獒市场逐渐火热,不少商人从中嗅到了商机,于是开始大量兴建獒场,致力于藏獒饲养事业。
由于大多数普通人对这种狗并不太了解,加上新闻及一些商家的宣传,人们对这种狗的审美逐渐出现了畸形,粗暴地认为体型越大、毛发量越多的藏獒,就越好。
毛发量旺盛的藏獒
对于当时致力于藏獒经济的商人来说,市场是供不应求的。一只品相好的藏獒往往能卖高价,即便是那些品相略差的藏獒,也不愁无市。
藏獒明摆着就是?移动印钞机?呀,受消费市场的驱动,獒场主们大肆培育。除了增加饲养藏獒的数量之外,最热衷的一件事情就是用不同品种的狗狗与藏獒杂交,从而培育出一些有市场前景的獒犬,给后续大量藏獒被遗弃埋下了隐患。
当然藏獒数量激增的主因是受利益驱动的商人没错,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过去,藏獒对牧民们十分重要,所以传统观念里面,牧民家的藏獒是不会出售的。但在?藏獒热?的冲击下,这种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牧民开始追逐利益,养狗致富,开始繁殖更多的藏獒。
泡沫破灭,藏獒过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毫无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普通人跟风购买的藏獒,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问题不断,甚至频繁出现伤人事件,加上一些城市陆陆续续颁布禁养大型犬、烈性犬的规定,?藏獒热?便逐渐消退了。
终于在2013年,这个泡沫破灭了,即便是品相极佳的藏獒,几乎也卖不动了。当然,藏獒之所以有价无市,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藏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消费回归理性。
凶悍的藏獒
藏獒本就不适合普通人家饲养,别的不说,单单?吃?这一关,就让一般人顶不住,同样的,大部分獒场主也顶不住。由于藏獒没人买了,所以大量藏獒积压在獒场内销路无门。
但在起初的这段时期,不少獒场主还抱有希望,以求哪一天市场再次兴旺起来,所以人们依旧用精饲料来喂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藏獒保持较好的品相。可惜天不遂人愿,藏獒经济再也没能爆发起来了。
时间越过越久,藏獒积压越多,它们每日的伙食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方面是没有了收入,一方面每日剧增的饲养成本,獒场终于顶不住了,一时间大量獒场倒闭,里面的藏獒也就自然地被遗弃了。
当然獒场也不是一股脑地将全部的藏獒都放到野外,他们会留下部分品相极佳的,以求日后能够卖掉,不过更多的藏獒则是走向了野外。
猛犬流浪,势力崛起狗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加上不少藏獒又是出自同一獒场,所以这些流浪狗不断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且实力强劲的?军团?。
起初这些藏獒还只是在村庄周围活动,靠捡食一些垃圾或偷猎一些家禽牲畜过活。比如在三江源附近的60几个社区里面,就有10%的牲畜死亡跟藏獒有关。
可能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村里的狗跟鸡鸭牛羊们相处是很融洽的,但是对于这些被饥饿困扰的流浪藏獒来说,生存大于一切,为此它们甚至会伤人,流浪藏獒俨然成了高原上的?恶霸?。
村庄里翻找垃圾堆的流浪藏獒
随着野性不断增强,这些流浪藏獒的活动范围也不仅限于村庄周围了,它们开始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人迹罕见的野外,将岩羊等野生动物纳入到捕食清单,在?獒王?的带领下,流浪獒群成了比狼群还更强大的存在。
这并没有夸张和危言耸听,一只臧狼的平均体重也就20千克左右,一只藏獒的体重轻松超过40千克,而那些獒场里面出来的大藏獒,超过50千克都是常有的事。狼群多以家庭制为主,成员数量也就几只,多的也不过十几只,而獒群的个体数量要远远大于狼群。试问如此?军团?,在高原上又有哪些动物能是对手呢?
西藏狼
其实流浪藏獒的泛滥成灾,也不尽是獒场的责任,在过去,大多数人都过着游牧的生活,藏獒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伙伴。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一些牧民开始往城里面定居,而家里藏獒的去向则成了一个问题。除了带走、送人等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选择将它们遗弃。这部分的流浪藏獒,所占的比重并不小。
高原上的藏獒
威逼棕熊,制霸高原不就是流浪狗吗?有这么严重吗?事实上的确有的,除了流浪狗带来的常见问题,比如捕食牲畜、咬人、传染疾病等问题之外,单从生态方面而言,流浪藏獒所带来的威胁就不小。
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本就比其他地区的要相对脆弱一些,而大量的流浪藏獒,成了该环境下的顶级捕食者,对有蹄类野生动物的冲击,对同类型捕食者的冲击,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使得高原上原有的生灵,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了。
獒群逼得棕熊节节后退
早在2016年的时候,人们就拍到了流浪藏獒追捕岩羊、逼退棕熊、与雪豹争食的画面。
可能单只的流浪藏獒对西藏棕熊、雪豹这类猛兽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但成群的藏獒,却可以暴打高原上的一切动物。
西藏棕熊虽然不如乌苏里棕熊、阿拉斯加棕熊体型大,但在青藏高原上,却是?大霸主?级的存在,一般的捕食者是奈何不了它的。但流浪藏獒群在?獒王?的带领下,实力成倍增加,所以即便是棕熊这个大块头,在面对獒群的时候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獒群抢了雪豹的猎物
雪豹与藏獒的争斗也是由来已久的,作为牧羊犬,藏獒所要防的野兽之一就有雪豹。通常来说,雪豹无惧任何一只藏獒,但藏獒从来不会跟你单兵作战,它们只会一哄而上。面对成群的流浪藏獒,雪豹只有败逃的份。在过去,雪豹是高原生态系统下顶级的捕食者,有?雪山之王?的称号,虽然如今也是,但流浪藏獒的?崛起?,正在挑战雪豹的这一生态地位。
传说中,有人把“九狗生一獒”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就是:把一母同胞的九只小狗放在一起,让厮杀到最后,没死的那只就是獒。
其实,这也是不现实的,小狗根本不会互相撕咬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最终只会一同饿死。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真正的獒呢?
讲一个外公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年代,经济不发达,野外有很多狼群,还有豹子,每到冬天,都有狼群袭击羊群的事件,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狗,外公经常半夜起来赶着牲口去耕地,家里的狗便会跟随,但是,村外的地却是绝对不敢去的,狗也不会跟着出去,这也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
有一天,外公家里的母狗,突然消失了,大家都以为被狼咬死了,然而,三个月后,它回来了,并带回来一只小崽子,母狗遍体鳞伤,瘦骨嶙峋,小狗崽子倒是挺精神,外公给它们准备了狗舍,然而,没晚上却只有母狗进去休息,小狗崽子却整夜趴在顶上休息,刮风下雨也不惧怕。
小狗逐渐长大了,看着不是很强壮,眼神却很精神,白天它在阴凉处睡觉,晚上不知所踪,经常出村去打猎,外公家也难得没到过年就迟到了兔子肉。
它也是唯一敢独自去村外的狗。
有段时间,那只狗每天早上回来都有很多伤口,它白天添完伤口,晚上又去,日复一日,有一天居然带回来一只奇怪的动物,个头比狼还小,外公说,那是狈,狼群的军师,狡猾残忍。
奇怪的是,自此以后,村里安静了不少,晚上也听不到太多的鸡飞狗跳,即使在冬天大雪纷飞,食物极度匮乏的时候,狼群偶尔袭击羊群,但造成的损失不大,狗群居然也不追赶,像是约定俗成一般。
有一个晚上,外公突然有急事要外出镇上拿药,但是,去镇上的小路要经过一个峡谷,峡谷中有很多动物尸骨,那条峡谷据说是狼的老巢,除非人很多才敢经过,但是时间紧急,外公也是年轻胆大,迫不得已,拿起了砍草用的大刀、一把大铁锣就出了门,经过峡谷时候,外公为了壮胆,一边敲着锣一边大喊“打狼了”,然而,过了一道湾之后,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哇,几十只狼像是在开会一般,齐刷刷看向他。
正在外公冷汗直冒,进退两难的时候,身边走出来一个坚定的身影,是那只狗,它昂首挺胸向前走去,几十只狼却为它让出来一条路,外公紧跟着赶紧离开。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只狗是母狗跟野狼生的,幼崽的时候,在狼群里受尽了欺负,艰难存活下来,在打败狼狈之后,成为了狼群和狗群的共同首领,这就是传说的“獒”吧,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在伤痕中崛起的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