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是要看家养的宠物藏獒还是纯种的藏獒,如果是牧场上面比较纯种的藏獒,一般来说成年的藏獒对付普通大小的狼是没问题的,因为青藏高原上的狼往往体型不会太大,但是对付雪豹这种动物是没什么胜利的希望,因为雪豹在体重方面仅仅比藏獒稍微低一点,但是雪豹的爪牙要比任何犬科动物都强,如果是普通的宠物藏獒,我估计战斗力在野生食肉动物里面算是倒数的,大概就猞猁这个级别,最多可以和云豹对抗。
说到藏獒这一种狗,很多人都知道藏獒是我国的一大猛犬,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也是高原上面独有的猛犬,藏獒性格忠诚勇敢,也是牧民看家牧羊的好帮手,在前几年,有很多人对藏獒进行了炒作,因此不少网友以为藏獒可以单挑虎豹,秒杀狼群,但后来人们开始回到了现实,毕竟藏獒也不是什么猛兽,充其量是狗当中比较强悍的一种,并且现在的藏獒也是宠物用途居多,很少还有纯种血统的藏獒了。
如果要说藏獒真实实力放到野外可以对付哪些猛兽,那么首先要看是那种纯种藏獒还是家养的,先来说说家养的,家养的藏獒看上去也是威风凛凛,但无论是野性还是环境适应能力,都无法和野生动物比较,哪怕个子很庞大,有70-80kg,我认为它在野外顶多也就是对付一下猞猁,藏狼这样的小型食肉动物,碰到雪豹可能直接就被秒杀了。
而当年的纯种藏獒,如果选80kg左右的,我认为打败一般的狼是没问题的,除了北美灰狼可能对这种藏獒有威胁,而豹子当中,基本上可以搞定猎豹和云豹,云豹虽然凶猛,但是个子和藏獒差距太大,一般碰到了也会选择躲开,而猎豹速度够快,可惜防御力和耐力都很差,因此藏獒搞定猎豹并不是没希望,而花豹,雪豹依然还是过不去的坎,美洲豹更不用说了,光体型就不输大型藏獒。
肯定是猎豹!你太小看猎豹了!猎豹虽然是猫科之耻之一,但是再怎么样它也是猫科,单从这方面两者就不在一个级别上,猎豹足以虐死藏獒!而且猎豹牙齿长度,咬合力,速度,灵敏度,爆发力远超于纯种藏獒,你让藏獒怎么打?大个头纯种藏獒的力气也未必比猎豹大力气大。不仅如此,猎豹也打得过猞猁。猎豹体型,力量,速度,灵敏度,牙齿长度,咬合力,都强于猞猁,只是不能用爪子打斗而已。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羚牛等45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
下面列举西藏珍贵的野生动物:
雪豹
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一般栖居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由于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它全身长毛之下又有着浓密的底绒,能够抵御严凛的风寒。
岩羊
岩羊系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栖于海拔2500~5000米的无林山地。夏季结成十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数只公羊率领。主要在黄昏活动,常有1只或几只公羊立于高处突出的岩石上瞭望,当敌害开始接近时则迅速奔向高山裸岩地带,由于毛色与岩石极其相近,故不易被发现。夜间及中午在岩石或岩石旁休息,晨昏到小溪边饮水。以草、小灌木、苔藓为主要食物。
猞猁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兽类。
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躯体粗壮强健,性凶猛而力大,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食性较杂。
野牦牛
野牦牛又叫野牛,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藏名音译亚归,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性极耐寒。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很广泛,现在仅存在青藏高原上。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身体呈黑褐色,体侧下方和腿部有浓密的长毛,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
黑颈鹤
黑颈鹤是大型涉禽,除眼后和眼下方有一小块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为中国所特有的珍贵鸟类。
旱獭
旱獭又名“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它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了。它的嘴巴前排有一对长长的门牙,呆呆傻傻的模样相当地讨人喜欢。土拨鼠非常机警,不仅经常察看周围情况,还专门有负责放哨的。家庭饲养初期胆子比较小,最好不要骚扰和惊吓它们。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草地上。高原鼠兔是圆球形的、没有尾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与兔子有亲缘关系,而不是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动物。
藏羚羊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物种,群居。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 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赤狐
赤狐又叫红狐、火狐等,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火狐的适应能力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草原,甚至沙漠、城镇都是他们的栖息地。
藏原羚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或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耳朵狭而尖小。体毛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远看其色接近沙土黄色,因而有“西藏黄羊”之称。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野驴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藏野驴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藏野驴喜欢社会生活,也需要单独的空间。在高寒沙漠草原上,小驴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恋家情节,要不是受到天灾敌祸的影响,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区域活动。
白唇鹿
白唇鹿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哈马”(藏语), 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为中国特产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
西藏马鹿
西藏马鹿为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桑日县。已被列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15种(类群)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之一。该物种1992年曾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宣布已经灭绝了,而1995年中外学者在西藏重新发现并证实。而西藏马鹿首次被科学家发现是在150多年前,因为在锡金发现,因而又被称为锡金红鹿。
雪鸡
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分布在3000-6000米的地方,直至雪线以上。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当地称为西藏雪鸡或喜马拉雅雪鸡。在夏季可到达海拔8000米的山地,能终年留居山顶,冬季向林带上限或山谷游荡,利用有蹄类的脚印寻觅食物。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石貂
石貂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忽视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以致石貂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很大破坏。初步估计西藏东、南部尚存4000—4500只。
藏獒
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番狗、龙狗。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猛犬。身长约120厘米左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它是犬类之中的王者。
金雕
金雕,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名。成鸟的翼展平均超过2.3米,体长则可达1米,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山壁凸出处。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
小熊猫
小熊猫又名红熊猫、红猫熊、小猫熊、九节狼等,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分布在中国南方到喜马拉雅山麓、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国。小熊猫这一物种已生存了900多万年,它的祖先被称为古小熊猫。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发布公报,通过研究古小熊猫的化石,发现它们是食肉动物。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里,以吃树叶为主。尾很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结群生活,多时可达几十只。除藏南以外,还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等地。在中国,长尾叶猴已濒于灭绝,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斑头雁
斑头雁又名白头雁、黑纹头雁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原因:
猫科动物爆发力和弹跳力强于犬科,猫科动物的爪子锋利,犬科不具备这点。
猫科动物有足够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包括尾巴的平衡作用。而犬科动物肌肉和食草动物相似,老虎的速度是80公里每小时,猎豹120,藏獒是40,所以猫科可以有更大的冲击力。
还有一点就是利爪,猫科的爪子十分锋利,这一点犬科也不具备,所以猫科动物捕猎时必杀技是扑咬,而犬科动物是撕咬。老虎狮子扑倒猎物可以用肩、背、前肢三点发力,而狗只能是用头颈力量撕扯,这造成了犬科动物大多为群体狩猎。
老虎狮子犬齿8-9CM,而狗为2.5CM,咬力是450 :170。狮虎捕猎野牛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扑倒和一口咬住,因为它们的犬齿能咬碎骨头和深入皮下伤到主动脉,而狗咬同类还需要咬10分钟才能咬破皮。很多犬科动物之间的的打斗,最后就是拼耐力。猫科动物无论是在敏捷性,四肢力量和速度上都有很大优势,在相同体型的前提下,犬科动物不会是猫科动物的对手。
猫科除了家猫基本都是野兽,而犬科除了狼类基本都是家畜。
扩展资料:
猫科( Felidae) 是猫性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
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最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猫科
给你介绍几种陆地上的食肉动物吧! 1.老虎 :老虎头及身体全长:1.4至2.8米;尾长:0.6至0.9米。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积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重约180至306千克,雌性体重约100至167千克。 2.北极熊:北极熊也叫白熊,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其身躯庞大,体长可达2.5米以上,行走时肩高1.6米,体重可达半吨,最大的北极熊体重可达900千克。 3.棕熊:棕熊,伸长可达3.25米,直立身高达2.7米,肩高1.50米,体重雄性180~500千克,雌性90~270千克,平均寿命30年,4~6岁性成熟,毛长约6厘米,毛色随季节变化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熊科动物。 4.雄狮: 狮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180cm,体重190千克,母狮也有160cm,体重130千克。 5.黑熊: 黑熊的体型只能算中等,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6.母狮: 狮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180cm,体重190公斤,母狮也有160cm,体重130千克。 7.美洲豹\金钱豹: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美洲虎在大猫(豹亚科)中体形次于狮虎排名第三,体长1.5~2.3米,尾长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体重45~114千克之间。金钱豹,又称花豹,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45-90千克,体长在1.4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 8.美洲狮\雪豹:美洲狮是最大的猫亚科动物,体长1.3~2米,尾长约1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狮体重221磅(100千克)。 雪豹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体重38~75千克。 9.鬣狗\狼 :斑鬣狗身长约12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体重50-80千克。 基奈山狼是狼中体型最大的,体长1.3-2米,肩高0.9-1.1米,体重80千克。 10.猎豹\猞猁: 猎豹的躯干长是1米到1.5米、尾长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体重一般是35到70千克。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 11.藏獒\狗:号称东方神犬,身长70厘米,体重50千克。一般家狗比藏獒小一些。 12.云豹\豺\狐狸:云豹体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过30公斤。 豺一般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13-20千克左右。成年公狐体长4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6—10千克,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5—7千克。 还有海洋肉食动物如:鲨等。 天空肉食动物如:鹰等。